要不要割盲腸(闌尾)?(彭建維)



要不要割盲腸(闌尾)◎彭建維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外科實習的時候,肚子從肚臍周圍開始痛了起來,逐漸擴散到右下腹,抽了血,也照了電腦斷層,發現闌尾腫了起來,是急性闌尾炎,在急診現場,護理師大叫:「Intern(實習)醫師在嗎?要做一張EKG。」主治醫師指了指一旁得病床說:「他躺在那裡。」再禁食八小時,就要送去手術室開刀。


最近注意到一篇新一期<TIME>雜誌的文章,標題是<For Some Appendicitis Cases, Antibiotics May Do the Trick>這個標題十分得醒目( 或許至少對醫療領域的人來說 ),因為醫護人員都知道在台灣,只要腹痛的病人被診斷出是闌尾炎幾乎最後都會被推去開刀房,但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對於一些「非複雜性」的闌尾炎,也許未來會以抗生素做為第一線治療,而免於開刀以及承受開刀的風險。因為<TIME>雜誌並非醫界公認的醫學期刊(我想<TIME>刊出這篇是針對非醫療領域的讀者),所以我特別去找出了這位記者所根據的研究原文。


闌尾切除術在1889年由McBurney醫師發明,之後就成為了闌尾炎必要的治療方式(而在1889年,人類也尚未發明抗生素),對於闌尾炎的抗生素治療則停留在對於腹內感染的經驗性抗生素,並沒有醫學的實證研究;而近期幾篇比較抗生素治療與闌尾切除術的研究中雖然有部分支持對非複雜性闌尾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也因部分的研究缺陷,使得這個說法仍未有定論。因此去年, Nottingham消化疾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由過去45年來的相關研究中,挑出四篇醫學研究證據力最高的隨機臨床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進行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將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2.4.5發表)

  研究顯示被診斷為闌尾炎的病人,約有20%的病人到院時是複雜性的闌尾炎(包含闌尾穿孔、併發腹膜炎等)需要開刀切除闌尾,而其他非複雜性闌尾炎若單純以抗生素治療約有60%可以完全治癒(治療後一年之內沒有症狀)20%在住院中轉為開刀切除、20%以抗生素治療後一年內因闌尾炎再次住院,而其中只有五分之一會轉變成複雜性闌尾炎而需要開刀,研究也提到若有發現糞石,因30-40%會發展成複雜性的闌尾炎使用抗生素須特別小心。此外研究者比較了使用抗生素與開刀切除的併發症,發現單純使用抗生素的併發症風險較低,而其他在住院時間長短、與複雜性闌尾炎發生的風險並沒有統計上的意義。


然而在<TIME>雜誌的報導中,對闌尾炎的治療可能在醫界還有爭議,該醫學雜誌的通信編輯Bakker醫師認為,20%的病人一年內未復發闌尾炎是否是可以接受的,以及20%抗生素治療失敗可能導致延遲開刀的風險(雖然在本研究中作者認為風險相較於約三分之二的人可避免開刀仍是低的。),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不過至少在闌尾炎這個「老疾病」上,對於非複雜性闌尾炎的病人,用了抗生素治療後,外科醫生可能不用半夜急著趕來開刀。

參考資料
1. <Time Healthland> For Some Appendicitis Cases, Antibiotics May Do the Trick
Read more: http://healthland.time.com/2012/04/06/for-some-appendicitis-cases-antibiotics-may-do-the-trick/?iid=hl-main-lede#ixzz1rSS1WnkC
2. Krishna K Varadhan, Keith R Ne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tibiotics compared with appendicectomy for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MJ 2012;344:e2156 doi: 10.1136/bmj.e2156 (Published 5 April 2012)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