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與長照系列]你要的我能做,你說的我能懂-台東聖母醫院足感心(劉懿德)


從台東聖母醫院回來,思緒一直停不下來,我不斷在整理刻印在腦海裡的所見所聞。行前,上網查了一些資料,總覺得這一趟還是得跑,不然好多東西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持起這家看似入不敷出的醫院呢?跟政府拿計畫所得的行政津貼還全部回饋給執行的基層員工,醫院不多拿一毛錢,而且收益是用來做更多的偏遠計畫,其他常年的醫療與管理支出,錢要從哪裡來?

捐款!原來是捐款支持了一半以上的營運費用,支撐這家醫院繼續往前走,而且是很有信心的走。或許有些人會讚嘆:「有愛心人的人真多」、「有能力去募款的人真厲害」、「教會真有錢」等等,但也許會有人和我想的一樣:「真的能把球打好,球團才會出個好價錢」,但我沒有任何影射哪位球星的意味,畢竟每個人都努力過,只是球打的比自已好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不必然錢會到我這兒來。套一句修道人的話:「行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或許社區工作該有的就是這種修煉的態度,才能受到青睞。

8/25上午,我們一行人走進聖母醫院嘉蘭健康活力站,此時映在眼底的是我十分熟悉的畫面-社區衛教,當時講的是用藥安全,我不是因為聽到,而是因為海報的字我看得懂,耳邊傳來的是漢人完全陌生的排灣族語。實踐與推廣社區衛教這麼久,我知道語言的使用對於地方的民眾是多麼的重要,善用特定的語言系統與民眾進行互動,除了可以讓彼此激起一種團體認同之共鳴外,更可讓遙遠的專業知識具有可近性,語言是最貼近生活文化的重要環節。

語言是知識有效傳導的主要媒介,語言是了解常民知識的重要工具,從過去許多研究疼痛(Pain)的例子來說,其實「阿婆說的痛真的不是痛,醫生描述的痛也不是她的痛」都是不諍的事實。8/26下午,在嘉義市新西社區的廟口,回到我熟悉的地方用我熟悉的語言-台語,進行一場例行的社區衛教課程,講師用著十分流利的台語講述著,我看到諸多社區長者投射出滿足的表情,我想那應該不是看著遠處的點心而露出的笑容才對,是因為「專業知識」透過「語言」轉化成為「常民知識」後,一種「懂了」的滿足感,語言的善用降低了知識階級與文化衝突。


二年前,我寫過一個計畫,它叫「懷安健康生活園區」(當初預計做為與南華大學合作大學小革命的永續計畫),二年後,我遇見一個傳說,它叫「台東聖母健康農莊」,以前我都覺得有些計畫寫得像神話,但原來神話只是抽象化後的結果,事實上它可以變成一個事實,端看是否具備實踐的條件。聖母醫院有將近一半的營運經費來自捐款,這是應是屬於第一類NPO社會企業(請參考《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胡哲生的分類),顯然的,它是把球先打好,才開始有球團開始找他談合約(無論是來自宗教團體、財團或社會大眾的合作投入),逐漸讓它具備好實踐的條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沒有一步登天的事,從其組織流年與架構來看,聖母醫院胸襟一直在放大,從決定將單純的地區醫院轉型為健康照顧產業複合體開始,就廣納各路人才,不分你我的不斷合作,以至於創造了如此多元經驗的累積,也一直在找能夠投入其想像國度的key person,只要方法對,人的位置放對,那累積的事情也就不會錯了。我再來想像一下,嘉義講台語的「農醫所」會不會是社區醫療的下一個可能。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