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系列]面對食安,消費者和稽查員的能與不能(盧敬文)




餿水油風波造成屏東縣縣長公開道歉,以及五名首長辭職負起政治責任,雖然延至十一月才辭職生效,應是希望將事件圓滿處理再走人。但幾位地方或中央的官員下台負責,就能保證未來不再爆發食安問題嗎?
   
在消費端,到底我們有多關注自己吃下肚的食物,其原料、加工過程、產地來源我們都清楚嗎?還是只在乎上面的標價,以及到底「划算」與否?或跟隨潮流,一窩蜂網購美食,或花時間等候「排隊美食」。工業化的食物生產過程,使消費端與生產者的距離相對遙遠,我們既不認識在地生產者,又慣於購買加工後的產品,或是長途跋涉的進口食物。食物生產脫離土地脈絡進入工廠,遠離人的生活,在偌大的商場裡,我們就只剩下「消費」的行動,能為自己把關。

(圖一我們上一次仔細看過食品內容物標示是什麼時候?
  
但我們上一次仔細看過食品內容物標示是什麼時候?就舉冰淇淋成份裡常見的「鹿角菜膠」為例,雖然作為無明確健康危害的增稠劑使用,但我們其實還是無法望文生義,不了解這些食品添加物的目的及影響。在當代複雜的食品加工過程中,消費者團體如果不具備深入監督的能力與權力,碰上業者自主管理與認證機制相繼破功時,我們能信賴什麼?
   
扎根的食安教育是一塊,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空了解食物、認識生產者,尤其是缺少時間、精神和經濟動力支持的勞動者。以資產階級為主,需要時間、地點、和精神去維持的「健康與安全的飲食」的信念和行動,相對的排除了許多人參與的可能。在鄉下,食安新聞報導也很大,但看個新聞搖個頭,大家還是照吃不誤的生活著。就算我今天自己生產某種作物,也不代表我在其他食材上有充分的認識跟選擇權。
 

基本上,政府仍需負起主要的修法責任和源頭管制。可是食藥署的經費佔衛福部的預算比例甚低,2011年時的食藥處決算僅佔衛生署的4.1%,可想而知這些食安問題並非一日之寒,而是長久的政府怠惰所造成。衛福部預算偏重醫療的影響,就是社會大眾或醫師多對後端的「健康風險危害」、「解毒方法」和「治療」投以關注,預算比例失衡促使食安問題被化約為醫療問題。但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如何在前端避免毒物進到食物的生產過程。增加食品藥物管理的預算,能減少更多後續的醫療支出。

  
而相對於英雄般的老農檢舉事蹟,失職的屏東縣環保局、衛生局局長都在辭職名單之列。但從衛生稽查實務上來看,屏東縣衛生局只有7位「衛生稽查員」的編制,加上全縣33鄉鎮衛生所各有一位稽查員,總共40位要負責屏東縣南北全長112公里的稽查業務。例行性採樣檢驗可能的危害,像是已知可能殘餘的毒物(如重金屬、農藥、防腐劑、瘦肉精等),但壓根沒想過會被加入食物當中的成份,這些未知的添加物(如塑化劑、毒澱粉、銅葉綠素、餿水油等),再怎麼努力的稽查,似乎都無濟於事?表示科學檢驗和稽查制度也有其極限和盲點。
    
另外,稽查員不是檢調人員,並不具搜索的權力,無法進入私人產業或住家。可以稽查合法登記的工廠,但若是非法地下工廠要如何「稽查」起?除非配合檢察官帶隊,如彰化縣出具搜索票搜查偷排電鍍廢水,要不然如何苛責第一線的稽查員們?且單一稽查員,許多時間服務於各鄉鎮衛生所,一個人負責全鄉鎮的食藥稽查業務,勢單力薄,稽查時必須面對許多風險,所以為什麼常常都是集合全縣人力,以稽查大隊的形式前往,人多勢眾,安全又有效果。而目前的稽查人力,是否能負擔時常的不定期抽驗,還是連例行性稽查都無法負荷?想想如果我們是位孤軍奮戰的稽查員,爹娘不愛、媒體不疼、民眾指責,如何能不心寒?
   
盧敬文
清大社會所碩士生,醫師。
    
 圖一https://www.flickr.com/photos/hoshiko/8924487147  僅為插圖無指涉之意
 圖二http://news.tvbs.com.tw/entry/545945
 圖三http://www.mypeople.tw/?p=143369

熱門文章